她三次退役,三次复出:“当我决定回来训练的时候,我就放弃了所有的担忧和压力。既然选择了重回举重台,我就不用再去想那些事情了。” ”
虽然她的身份在变化,但她的信念从未动摇:“我觉得运动员(经验)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,我只是觉得其实很简单,就是比别人多坚持一点。”
在很多人眼中,陈彦青是一位“举重天才”。 1990年,11岁的陈艳青被选入苏州市业余体校进行举重训练。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,1994年,她站在了首届亚洲青少年女子举重锦标赛的舞台上,夺得了运动生涯中的第一枚金牌。 1995年,陈彦青入选国家队。随后,她又陆续获得了全运会、亚运会、世青赛、世锦赛等多个重量级冠军。她的举重生涯达到了第一个巅峰。
点击播放视频
陈彦青:2000年之前,我感觉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。当你到了你的年龄,你举起了多少重量,你取得了什么成绩,你就参加了相应的比赛。我1997年全运会冠军,同年(夺)世界冠军,次年(夺)亚运会冠军,1999年(夺)世界冠军,当时他才21岁,这是运动员的黄金时代。
也就是从那时起,陈艳青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舞台——她开始期待自己的第一届奥运会。然而,命运似乎跟她开了一个玩笑。遗憾的是她未能获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参赛资格。这个结果让她一时难以忍受。
陈彦青:是的,这是我21年人生中最大的意外打击。我回国后连奥运会都没看。我整天戴着一顶大边帽。看到别人我都感到羞耻。我的心情非常低落。我感觉我付出了很多。会有这样的结果,可能会对整个世界产生一些悲观的想法。
这次失利对陈彦青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此后,在教练的安排下,她参加了各种比赛,但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状态。这位曾经被人们视为“天才举重少女”的经历,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。第九届全运会,她再次无缘金牌。失意的陈燕青决定改变环境,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她选择退休进入校园。
2003年,江苏女子举重队面临着新旧交替的局面,球队需要一位能够带头的领军人物。于是省举重队的负责人和教练组找到了陈艳青,并与陈艳青再三交谈。在这个过程中,陈艳青也看到了她心中对举重密不可分的牵挂。 2003年11月,陈燕青决定回国。她投入大量的训练,为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。
陈艳青:当我决定重新开始训练的时候,我就放下了所有的担忧和压力。既然你选择重回举重台,为什么还要去想那些事情呢?你必须放弃。
经过九个月的刻苦准备,陈燕青取得了更大的进步。她如愿亮相雅典奥运会,开启了自己的首次奥运之旅。
在雅典奥运会女子58公斤级举重比赛中,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陈艳青以抓举107.5公斤、挺举130公斤、总成绩击败其他选手,夺得58公斤级女子举重金牌。成绩为237.5公斤。这枚金牌由中国国家举重队在雅典夺得。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,也是江苏省女子举重队在奥运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金牌。
陈彦青:夺冠的时候我感觉脑子一片空白。时间过得太快了。我终于赢了。我没有时间去思考剩下的事情。相反,几个月后,我慢慢安定下来。转念一想,一路走来,确实不容易。
主持人:当你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时候,你意识到自己是奥运冠军了吗?
陈彦青:我真的没有想过。当我庆祝胜利的时候,我在想去年我在学校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生。说实话,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。在举重比赛中取得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绩。
雅典奥运会结束后,自信霸气的陈彦青终于回来了。 2005年江苏全运会,她以25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金牌,并打破了该级别的抓举世界纪录。
陈艳青:2004年,我战战兢兢地获得了奥运金牌,但2005年不同,我有足够的时间在自己的地盘上恢复训练,所以2005年实际上是我运动生涯中表现最好的一年。有一次,总成绩是255公斤。其实当时我并没有考虑2008年。 2004年我赢得了冠军,其实我很想回到学校。
2005年,陈燕青选择第二次退休,回到苏州大学攻读本科。
陈彦青:我上大学的时候,就和这些同学在一起。我们每天上5节课,8:00-12:00,然后晚上去自习。我感觉很规律。我学到了很多东西,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。我其实很享受这样的生活,虽然也很累,因为有时候我会和运动员一起帮助球队。我要5点左右起床,准备7点30分去学校,然后下午带训练。
在紧张学习的同时,陈艳青还以教练的身份协助举重队,带领年轻队员训练。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身份转变,也让她对举重和教练的难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2008年,奥运会首次来到中国,来到了北京。在家参加一场奥运会已经成为陈艳青和众多运动员共同的梦想,因此已经退役的陈艳青再次卷土重来。
陈彦青:说实话,2004年我去的时候,确实让他们措手不及。我当时的心态并没有说一定要拿奥运冠军。我的目标就是去争取,所以我当时的心态其实很轻松。但当时(2008年北京奥运会)你已经是一个目标了。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你,但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。大家都知道你陈彦青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。你本来是清白的。缺点是什么?我年纪太大了,被称为老运动员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。事实上,25岁以后,我们的生理年龄、新陈代谢、体力都完全不同了。竞技状态全部下降。一是体力。我参加了力量课程。按照我2000年的时候的话,大概两三天就能康复。我过来了,但是从2006年开始,我感觉一周都恢复不了,很累;还有我的体重,大概14、15岁的时候,是58、59公斤。到了27、28岁的时候,我已经从青春期走向了快中年,我们仍然要保持体重,但是我们的新陈代谢已经完全下降了。所以我当时就放弃了零食。我喜欢吃水果,连苹果都不敢吃。酸奶通常是一种健康食品,对吗?但我不能吃,因为我每天几乎要称四五次体重,而且不敢吃米饭之类的碳水化合物。我们国家队的伙食很好,但我只能拿一盘,能吃的也只有一些蔬菜和煮虾。
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但是越简单就越难坚持下去,因为你每天都会遇到这种情况。一日三餐一定要克制自己。一方面是有这么大的诱惑,另一方面是你有这么大的吃饭欲望。大量的运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困难。
三十多岁再次复出,陈艳青不仅要通过刻苦训练保证状态,还要避免受伤。
主持人:您在运动员生涯中好像很少受伤吧?
陈彦青:其实这是科学锻炼的结果。我之所以受伤少,可能是因为技术动作好。根据物理学的重点,你应该用腰部的力量,而不是肩膀的力量,这样你的身体就不会松垮,也不会受伤。 。我的技术在国家队里应该是前三名的。凭借良好的技能,我可以避免很多伤害。
无论复出之路多么艰难,在陈艳青心中,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信念从未动摇。
2008年8月11日,在北航举重馆里,陈艳清神情平静。在观众的欢呼声中,她六次尝试全部成功,抓举106公斤,挺举138公斤,总成绩244公斤。她获得了职业生涯最重的金牌,并刷新了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纪录,成为举重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冠军的女运动员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陈彦青以惊人的17分领先亚军。公斤。
陈彦青:2008年奥运会的这场比赛其实就像我的全运会一样,是在我的主场进行的。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态,我彻底放下了紧张。我知道如何克服我的紧张。我在想以前在队里的时候,大家在争取的时候都要评价我的弱点。老运动员体力下降什么的,但我的强项是稳定性,正常训练时举不了重。我在每场比赛中都能发挥出超强的水平。其他人只能拿到90%或者950%,已经很不错了。我基本上是100%甚至105%。本来,高手之间的差距就只有一两个。公斤,更不用说在场上的时候了,有时候我会为自己感到非常自豪,感觉自己有王者的气场。我上去不怕任何人,也不看任何人。
我一直形容我们的举重台就像一座山,前面有各种各样的干扰物,比如摇杆、闪光灯、喊叫声,也许还有一些对手会打乱你的节奏,但是当我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,我啥也没有((想太多),就想着怎么按照动作的节奏举起来。比赛之前,我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第一步怎么做,第二步怎么做,以及成功的路线6次我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了,所以比赛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主持人:看你们的比赛真的很享受。您认为取得良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陈彦青:我现在也在总结,包括结合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。现在人到中年,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。虽然当我还是一名运动员的时候,我总是说“我不练习”以及各种这样的抱怨,但我觉得运动员(职业)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资产。我一直在给孩子们讲我的经历,希望他能从中传承一些(精神)。我在思考成功的原因。其实很简单。无非就是比别人多坚持一点而已。例如,你每天要达到多少训练量?有些人计划 10 组,但他们可能会完成 7 或 8 组。最后3组我做不完,所以我必须完成10组,比别人多3组;有的人可能晚上看小说什么的,12:00就睡觉,但我要9:30睡觉,睡不着。我必须闭上眼睛,不能做其他事情;有些人因为等级的变化,忍不住想吃冷饮或者饼干或者甜点,但是我的房间里什么都没有,所以就忍住了,不吃。我竭尽全力去完成它,完成任务。我并没有按照自己的一些喜好去行事。也许只是一点点的坚持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,陈燕青正式退役,告别运动员生涯。历任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、苏州市妇联副主席。虽然她的身份在改变,但她仍然在同一个状态中挣扎,就像她自己说的,只要她决定付出,她就会尽力而为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bbzcxf.com/html/tiyuwenda/8328.html